从冰棍价格看北京的消费

501views

回国一年多一直对国内的价格体系感觉比较困惑,也许是习惯了澳洲的非常统一的价格,到了国内总搞不清楚基准点在什么地方,最近慢慢的发现了一些规律和很有趣的现象,这也许是跟北京特殊的环境和中国政府控制通货膨胀的努力有关,但更为有力的近期影响应该算是奥运了。。

北京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同样的日常消费的东西例如肉类和蔬菜等居然在不同区和不同市场差别很大,刚回来的时候我去家乐福看到洗头用品的时候发现进口品牌的价格跟澳洲差不多,而其他的日用品折成澳币虽然便宜但绝对不是1:6的那种比例,所以我觉得北京的消费很高,但后来发现很多东西在不同的地方销售,价格差别很大。

但北京的一些商品的价格让我觉得很惊奇,例如冰棍,地铁公交票,城市供暖费等,我在国内经常去几个地方出差,一线省会城市的伊利和蒙牛雪糕很少有低于2块,而在佳木斯这种二线城市才能看到1块的,但在北京是一块,临近经济发展远远不如北京的天津却全部是2块,地铁公交票就更不用说了,没几个城市能到这个价格,公交票国家给补贴这个可以理解,但雪糕呢?这个价格让我有点百思不得其解,呵呵。。

随着在国内的时间增加也许这些不解都会变得习以为常,只是这些东西的混乱价格体制还会仍旧持续下去。。

相关的文章

  • 2008年10月3号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