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
回国之后一直在公司里属于羽毛球方面的活跃分子,公司人不是很多,所以要保持一个稳定的羽毛球团体比较困难。过去的几年里公司组织的活动经常是一段时间就没人玩了,一段时间又有几个人经常打打,到了后来,因为当时公司请款一下请不下来,所以大家就星散到各个俱乐部打球,例如原来在阳光打的就去毛毛球,后来转到俊朗,几个司机就经常去南边,而另一个常打的就去北苑,情况到2011年开始改善,政府突然要求成立工会,收取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作为工会会费,而如果企业自己成立工会,则会费的60%返给公司,别的外企比较在意,怕工会闹事,但我们公司最终成立了工会,拿着这60%来给公司员工搞福利,这一下,公司的羽毛球活动终于有资金了。
相关的文章
这羽毛球说起来也打了有近10年了,自己和一些朋友也组织过一起打球,还坚持了一年多,当时折腾了一个网站,挺好玩的,回国之后慢慢的从中羽上学到了不少知识,后来觉得穿线这块很好奇,所以我就努力到处找文章,发现有个穿线师协会,300元就可以成为终身会员,那就教钱学学呗,没想到当了会员就给发了很多教程教材,还有试用的线之类的,最后还有一个马甲,嘿嘿,真是赚发了。。呵呵。。后来搬到天通苑之后,在天通苑找了个打球的俱乐部,后来有一天在俱乐部的网站上发现居然可以考三级裁判,觉得挺有意思,就留了下心。
相关的文章
加入了穿线师协会之后我发现那句“网羽不分家”的话真的非常正确,在各种穿线的测试和理论里,网球都占很大一个比重,虽然国内都是羽毛球穿线流行,但国际上还是网球比较多,每次看到发过来的线,要求测试,评测之类的,有点郁闷,因为回国没打过网球,所以连一只网球拍都没有配备,这连穿网球拍的机会都没有啊,呵呵。。说起这个网球,当年在RMIT的时候正经打过一年啊,只是当时就是陪着另外一个在胡打,就是为了出汗,发力锻炼身体,后来等真正的想学一下的时候又从RMIT离开了,接着就是碰到一群打羽毛球的人,然后就狂打羽毛球,呵呵。。
相关的文章
前段时间一个同事有次拿了根三代Ti10,我看了一下觉得配色和参数很不错,感觉很轻盈的样子,而且价格也不贵,跟一个中端的拍子差不多,就有些心动,正好赶上上个月一个朋友去日本香港闲逛,就让她帮我带一只,买的过程还挺复杂,找地方啊,给偶来了N个长途和短信,最后终于买到了,但差点没带回来,因为给忘到别人的车上了,不过好在最后终于给带了回来,算是一波三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