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慢慢的开始关注周围的一些朋友和网友的个人的生活细节了,那么重新读一下大家的blog貌似是个很好的方法,虽然偶周围的人辛勤笔耕的人不是很多,但看着他们风趣幽默的文字,朴实简练的语言,分享他们生活的快乐和忧伤,实在是一件快事,但是这就出了一个问题,我每次想要看看大家的blog到底更新没有就要一个一个的去翻,如果是用MSN Space的,还可以看看Live Messenger上的小标记,不是的就惨了,尤其是很多同道中人基本都是自己申请域名自己架站,这个时候一个RSS的聚合客户端就非常重要了,很多年前曾经研究过这个东西,当时还差点想去写一个,不过后来觉得没用,就算了,还记得有个newsgator很不错,不知道现在如何了,去看看大家的评价吧。 (更多…)
6 月 2009
DMZ(Demilitarized Zone)即俗称的非军事区,是一个介于内网和外网之间的区域,DMZ内通常放置一些不含机密信息的公用服务器,比如Web、Mail、FTP等,这样既提供了对外的服务,而又保证了内网的敏感机密数据的安全,现在网络上的主机的漏洞太多,几乎是防不胜防,而根据不同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这样便能在对外提供友好的服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内部网络。而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投入跟黑客那种忘我的疯狂是不成比例的,大多数企业的网络的安全性都不高,这种情况下DMZ的设定就尤其重要和迫切。原本很早就想做DMZ了,但一直除了email之外对外发布的服务都不多,所以就偷懒着,随着要求发布的服务的增加,这次搬家之后,正好是个机会实施DMZ,但实施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困惑。 (更多…)
相关的文章
近期以来,关于中铝注资失败的,力拓毁约的评论不绝于耳,有唱好的,有唱衰的,也有惊叹这个分手费的,还有替力拓惋惜的,甚至还有著名的阴谋论的演绎版本,不管怎么样看,中国普通民众和宣传机构的基调都是力拓背信弃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展背后的资源战争的一次成功的狙击战,中国这次本来借着金融危机和全球最大的资源采购者的角色以为这次稳胜,但看来西方在金融系统几乎崩坏的情况下依然依靠着大宗商品的上涨的及其有限的资源对中国的这次注资进行了成功的破坏。中国对资源的需求让这次在国际资源争夺战中失利只是一个巨大战争格局中一个小小局域战争,未来的路还非常漫长,依然用那句口头禅“This is just the beginning”来贴切的描述吧。 (更多…)
相关的文章
昨天中午朋友打来电话说上次那个包准备今天下班给我带过来,正好晚上公司因为下周搬家所以庆祝搬离老办公室而要吃饭唱卡拉OK狂欢,偶说你一起来吧,大家热闹一下,再拿包,等到下班吃饭的时候,这哥们居然说他已经搞到了林丹和鲍春来用的所谓的“啸天林”N90和“御凌风”N70,这一下让偶实在是心痒难抑,吃完饭之后原计划的卡拉OK也不去了,跟着他一起去他住的地方拿包和拍子,我跟他说我给你穿线,我先试打一下,过瘾之后在给你,他平时忙的没时间打,想想也就同意了,到了他家里,看了包,真的很不错,等拍子拿出来,真的有惊艳的感觉,漆的非常漂亮,尤其是N70,采用的是脸谱式图案,这是最近很流行的,空拍挥了几下,觉得很轻盈,也许是因为没上线的缘故吧。 (更多…)
对Iphone从来没有感兴趣过,讨厌苹果的作风而从来不愿意因为它的设计而掩饰对它的非开放思维的憎恶,所以从一代,到二代,到3G到3GS,偶基本上没有关注过它,虽然WM的手机有这样那样的弱点,虽然Google的新操作系统如同新生儿一样,但还是不愿意去体验IPhone,今天有个朋友突然问偶:“你最近回澳洲吗?”偶说:“你有啥事吧,要跟我回去的话就要等到年底了”,他说想在澳洲买unlock的iphone 3GS,就是带GPS的3G版本,我说我给你看看吧,就开始了询价之旅。
前几天在CCF逛水版,突然看到有个MSN 相知十年的帖子,看着大家不亦乐乎的比排名的时候偶也不禁手痒,看看自己的排名如何,算起来偶也是注册非常早的了,跑到
Terminator Salvation如同石头中蹦出来一样在几个星期前突然出现在偶的眼前,偶一直还以为要再等一两年才能看到,没想到就这么突然出来了,虽然大家非常痛恨剧透的人,但多多少少偶还是看到了一些关于它的情节,不过偶还是忍住了没去看评论,希望把神秘保持到看电影的时刻,终于这个周末有时间了,跟LD兴冲冲的跑到三里屯去看这部片子。
昨天下班就觉得天气阴沉沉的,空气的湿度也很高,不过到了今天早上都没下雨,早上出门仰头看着白茫茫的天空,不知道这次又是干打雷不下雨还是来一次细雨绵绵的江南风情,到了公司低头忙碌一会,抬头一看,吓了一跳,窗外都黑了,从灯光的反射上根本看不到外面的景象,以为已经开始下雨了呢,爬到玻璃上仔细一看,虽然阴沉沉的,但好像还没下雨,不过从外面漂荡的旗帜和树梢来看,风是不小,街道上已经很难看到行人和车辆了。 
去澳洲前,从来不知道自己的血对蚊子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记得小时候在新疆的时候由于空气非常干燥,能够让蚊子滋生的地方不多,所以印象中虽然被蚊子叮咬,但都是偶尔事件,而且新疆的夏季非常的短,从晚春到初秋的时间也就三个月,所以一直不觉得痛苦,念大学之后长春的蚊子多了一些,但不知道那个时候人瘦还是什么其他原因,也觉得虽然有印象被叮咬,但都不是特别痛苦的记忆,到了澳洲之后身体慢慢的发福,突然之间就发现自己成了蚊子的最爱,跟别人赌了很多次大家一起在房间里或者野外看谁被第一个叮咬,每次都是偶是,唉。。好惨。。到了中国依然如此,只是中国的蚊子太狡猾了。。

[…] 去年买了个Newif…
version 2.0 开始支持: 1.…
很多注册失败的总结的攻略:https:/…
[…] 之前的应用有俩是Wo…
[…] on line 73…